機械粘砂不僅影響鑄造鑄件的外觀質(zhì)量,甚至引起報廢,機械粘砂又稱為金屬液滲透粘砂,是由液態(tài)金屬或金屬氧化物通過毛細管滲透或氣相滲透方式鉆入型腔表面砂粒間隙,在鑄件表面形成的金屬和砂粒機械混合的粘附層。清鏟粘砂層時可見金屬光澤。機械粘砂表面呈海綿狀,牢固地粘附在鑄件表面,多發(fā)生在砂型和砂芯表面受熱作用強烈及砂型緊實度低的部位,如澆冒口附近、鑄件厚大截面、內(nèi)角和凹槽處。
鑄件機械粘砂的產(chǎn)生原因及其防止措施。
機床工作臺鑄件主要用于機床加工工作平面使用,上面有孔和T型槽,用來固定工件,和清理加工時產(chǎn)生的鐵屑。按JB/T7974-99標準制造,產(chǎn)品制成筋板式和箱體式,工作面采用刮研工藝,工作面上可加工V形、T型、U型槽和圓孔、長孔。
機床工作臺材質(zhì):高強度鑄鐵HT200-300工作面硬度為HB170-240,經(jīng)過兩次人工處理(人工退火600度-700度和自然時效2-3年)使用該產(chǎn)品 的精度穩(wěn)定,耐磨性能好。
鑄件和模樣設計:如果鑄件和模樣的結(jié)構(gòu)會使砂型具有尖角、懸伸或突出的形狀,或具有扁薄的砂臺或砂芯,則這種設計會促進機械粘砂產(chǎn)生。因為這類結(jié)構(gòu)的鑄件會使砂型、砂芯局部熱量集中,其正常的性能受到破壞,砂型、砂芯表面提前潰散,熔融金屬或金屬氧化物易于滲入而產(chǎn)生機械粘砂。
模樣:1)模樣的工藝設計不良,使砂型舂不緊實或緊實度不勻,會造成型腔表面粗糙或疏松,對產(chǎn)生機械粘砂有直接影響。2)模樣的工藝結(jié)構(gòu)不良,導致金屬液靜壓力過高。由于靜壓力的增高,砂型的負荷也就加重,因此需要采用特殊的砂型或更緊實的造型方法,以抵擋金屬液對砂型的滲透壓力。
砂箱:砂箱的設計及構(gòu)造不合理,致使砂型緊實度不勻或舂砂過軟。箱帶的位置不當,妨礙某些凹陷部位的舂實,因而導致砂型局部過軟,引起脹砂或機械粘砂。因砂箱太小造成舂砂不實。箱帶位置不當,使直澆道和冒口不能放在合適的位置上,以致冒口或直澆道與模樣間的型砂舂不緊實。又因該處必然造成熱量集中,使機械粘砂更為嚴重。上箱過高。機械粘砂通常與型腔表面的抗?jié)B透能力及金屬液的靜壓力有關(guān),金屬液壓力的大小,與金屬的密度和上箱高度有關(guān)。
澆冒口系統(tǒng):澆冒口的位置不當導致砂型局部過熱,從而促使型腔表面過早毀壞,金屬液或在高溫下形成的金屬氧化物就更容易滲入型腔表面。 直澆道、橫澆道和內(nèi)澆道的截面比例不當,使金屬液在澆注時不斷受到氧化,增加了金屬氧化物的數(shù)量,并導致對型砂的助熔作用。在澆注過程中,澆注系統(tǒng)應始終充滿金屬液,否則,在澆注系統(tǒng)中的任何部位均能使金屬液受到氧化。冒口頸尺寸過大,將造成其周圍型砂過熱,由于冒口頸太長引起的,為了使冒口頸中金屬液不致過早凝固,就不得不加大頸部尺寸。如果因為冒口頸設計不當導致補縮不到,那么最好是縮短冒口頸,以防止凝固,而不是加大其尺寸。尺寸較小的冒口頸,可以減少砂型受熱。機床工作臺
型砂:原砂粒度分布不均勻,會造成砂型緊實度低,原砂的粒度分布對砂型的最大緊實度有直接影響。型砂的流動性和成型性差。殼型砂上樹脂的覆膜太薄,會使型殼的局部強度降低和局部砂粒未被樹脂覆蓋,往往由于這種簡單的原因,使鑄件發(fā)生機械粘砂。鑄型的透氣性過高,這是型砂顆粒太粗的另一種反映。透氣性和緊實度是相互影響的兩個因素。緊實度低則透氣性好,反之亦然。
造型:舂砂松軟和緊實度不均勻。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舂砂緊實和緊實度均勻同樣重要。然而,有時緊實度不均勻比砂型整體松軟的危害更大。砂型修補不良。砂型修補面粗糙疏松,會引起機械粘砂;修型過度或修補部位水分過高,也會造成金屬液沸騰而引起機械粘砂。補砂不良的部位毛糙、疏松,會發(fā)生機械粘砂。脫模液用量過多會削弱砂型表面強度,促成金屬液沸騰而產(chǎn)生鑄件機械粘砂。砂型涂料的波美度太低,涂料就會被砂型吸入,因而發(fā)生涂料掉皮、掉屑或剝落而造成機械粘砂。
澆注:澆注溫度過高時,不但會使金屬液流動性提高,還會使金屬液迅速氧化,因而加速了氧化性機械粘砂的發(fā)生。澆包抬得過高和上箱過高一樣,會形成過高的金屬壓頭,促使金屬或金屬氧化物進入砂型的孔隙中。